为了比较水和牛奶的比热容大小,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一定量的水和牛奶(水和牛奶的初温相同),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再对烧杯加热。如图所示。
(1)试管中水和牛奶的质量应该________。
(2)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3)写出一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发电站开发中的最末一个电站,在大坝修建中要用到大量碎石子.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和弹簧粗细有关.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A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体P压缩弹簧到B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D点停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对同一根弹簧,物体P压缩弹簧至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测量 之间的距离和 之间的距离,并改变 之间的距离,测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2)对原长相同、只有粗细不同的两根弹簧,物体P分别压缩弹簧至同一位置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分别测量 之间的距离,改变压缩量,重复试验,分析数据得到:弹性势能与弹簧粗细有关.
许婷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同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工作时电阻约8Ω.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压表V(量程为6V).滑动变阻器R1(规格为“10Ω,1A”),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50Ω,0.5A”),电流表A1(量程0.6A),电流表A2(量程3A).
(1)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且有较高的准确性,滑动变阻器应该选 ,电流表应该选 .
(2)许婷在实验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交换了,其他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后 .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示数约6V C.小灯泡烧坏 D.小灯泡不亮
(3)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部分读数填在下表中.电压表读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请帮许婷将此读数填在下表中.
序号 |
电压表示数U/V |
电流表示数I/A |
1 |
1.0 |
0.14 |
2 |
1.5 |
0.21 |
3 |
2.0 |
0.26 |
4 |
2.5 |
|
5 |
3.0 |
0.36 |
(4)根据补充完整后的上表数据,测得小灯泡在电压为2.0V时的实际功率是 W,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电阻是 Ω.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李梅分别测得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到完全熔化的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甲的温度/℃ |
35.0 |
40.0 |
44.8 |
49.5 |
54.2 |
58.4 |
62.6 |
66.9 |
乙的温度/℃ |
42.0 |
44.0 |
46.0 |
48.0 |
48.0 |
48.0 |
48.0 |
50.0 |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物质甲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温度44.0℃时,物质乙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额定电压为6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上标有“l2Ω 1A”的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在甲图上补画一根导线,使得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暗.
(3)连好电路后,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应先将滑片P移至
(选填“a”“b”)端,再闭合开关S,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2 V,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4)调节滑片P,当P移至ab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5)继续调节滑片P,当P移至另一点时,灯泡偏亮,读出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6.5 V、0.52A .
(6)根据实验过程填完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