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盐城市正在积极建设文明城市,以推动城镇化建设。而文明城市的建设依赖全体市
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为此,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了以“爱我家乡,提高文化素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信息收集】
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到教育部颁发的2014年两个教育工作要点。
第一: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第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工作要点,得出重要结论:国家重视教育事业。
(1)请从国家繁荣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
【实地调研】
第二小组的同学通过走访,发现尽管国家重视教育事业,但是初中生厌学、辍学情况较为突出,他们发现,初中生厌学、辍学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部分同学的父母不重视教育。为了提醒同学们要自觉维合法权利,他们在网上搜集到了一幅漫画。(见下图)

(2)请问:漫画中的父亲侵犯了儿子什么权利?
【心得交流】
第三组同学学习了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的调研报告,很有感  
触,对于怎样降低辍学率,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同学甲:“我父母离异,都不管我的学习,但我认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不会辍学。”
同学乙:“我认为提高写作能力,要多留意周围世界。解数学难题,要多想方法。背书要找关键词。学习辛苦,但更多的是乐趣,干嘛要退学。”
同学丙:“仅靠盲人摸象,学习难以进步,只有众人拾柴火焰才会高。”
(3)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同学甲、乙、丙在学习过程中分别运用了哪种学习方式?
【感悟提升】
研究性学习结束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及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大家一致认为要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
(4)请你为该班同学能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依法行使监督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出修改
材料二: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日子。泰州市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泰州市委书记张雷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培育法制精神,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对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小试牛刀】
(1)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为依据?
【我思我悟】
(2)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积极参与】
(3) 为了宣传宪法,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请你出谋划策:策划一种宣传形式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形式:
标语:
【我思我行】
(4) 在宪法实施过程中,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2013年9月22日,法庭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 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哪项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薄熙来案件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

【社会关注】3月,有传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网点将要倒闭,引起了近千群众恐慌挤兑现金。经查实这又是一个谣言,银行方面立即对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称“储户存款受法律保护”,但此举并未快速缓解挤兑的情况。
据悉,该网点所在的盐东镇近年来发展了数十家担保公司,时有发生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现象,当地居民对银行问题颇为敏感。24日中午前后,一则“射阳农商银行将要倒闭”的谣言在民间流传,民众一传十,十传百,因而引发挤兑风潮。
【编辑点评】又是一起谣言惹的祸,轻信了谣言的居民或许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存在盲目的从众心理。但这真不能全怪他们,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导致谣言有煽动人群的力量,目前造谣者已被抓获。
(1)请你运用法律方面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造谣行为。
(2)根据材料分析造谣者能得逞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谈谈怎样才能让谣言无处藏身?
【观点碰撞】(4)有人说:“言论是自由的,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否则,就不自由了。”还有人说:“真正的自由和权利是受到限制的,没有绝对的自由。”请问:你赞同哪个观点,说说理由。

少年郝某,在校读书期间,经常旷课、迟到,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一次他在校门口打架,将一同学打伤,被拘留5天。后来他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哥们”,学会了吸烟、喝酒,出入营业性网吧,多次参加赌博。老师劝他要遵纪守法,寻找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目前的方式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后来因为持刀抢劫被抓获,并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在法庭上郝某悔恨地说:都是我禁不起灯红酒绿生活的诱惑,追求享乐才有这样的下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郝某有哪些不良行为?
(2)郝某后来抢劫的行为有无构成犯罪?依据有哪些?判处郝某有期徒刑的是什么机关?
(3)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如何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漫画《肇事逃逸》
李佳、王文宇、张晓飞三位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拉煤货车违章高速行驶,把同方向骑自行车的两个人撞倒了。三人见状高喊停车救人,但货车司机却加大油门逃跑了。他们记下了肇事货车的车号后又立即拦住一辆汽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公安机关根据三位同学提供的车号,迅速将肇事司机抓获。他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学校的表彰。

(1)请结合材料思考,三位同学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2)材料中的三位同学是怎样与违法分子作斗争的?对青少年有何启示?
(3)材料是怎样体现法律和道德是相互促进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