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一致的是
A.SO2可用作漂白剂,原因是具有还原性 |
B.FeCl3溶液可用于制印刷电路板,原因是能氧化Cu |
C.Cl2可制漂白粉,原因是能与NaOH反应 |
D.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碱性强 |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 |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 |
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u(NO3)2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
B.常温常压下, 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C.0.1L l 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A |
D.50ml、l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根据右图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实验室制取、收集表中气体并进行尾气处理 (省略夹持、加热及净化装置),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A |
浓氨水 |
CaO |
NH3 |
H2O |
B |
稀硫酸 |
石灰石 |
CO2 |
NaOH溶液 |
C |
稀硝酸 |
Cu |
NO2 |
H2O |
D |
浓盐酸 |
MnO2 |
Cl2 |
NaOH溶液 |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 | B.溶解 | C.转移 | D.定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