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加入试剂1后呈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化学用语和必要文字解释) ; ;
(4)某一同学在实验中由于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另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表的猜想,你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会是什么?(提示:SCN-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
| 编 号 |
猜 想 |
| 甲 |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 |
| 乙 |
溶液中的+3价Fe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
| 丙 |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
| 丁 |
? |
为验证丁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请同学们根据结论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方案。可选用试剂: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 mol·L-1 NaOH、0.1mol·L-1FeCl3、
0.1mol·L-1CuSO4、20%KSCN、蒸馏水。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 论 |
| |
|
说明丁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 |
某课外活动小组实验测得某硅酸盐所含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如下表:
| 氧化物 |
CaO |
Al2O3 |
SiO2 |
H2O |
| 质量分数 |
0.142 0 |
0.260 2 |
0.459 2 |
0.137 8 |

请你通过计算,写出该硅酸盐的普通化学式和氧化物表示式。
(1)普通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物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右图所示,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过一段时间,往广口瓶里注入清水,试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氮化铝样品中可能含有碳或氧化铝中的一种杂质,现用图Ⅰ所示的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已知NH3极易溶解于水,Al在常温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图Ⅰ
(1)实验有关操作为:
a.往圆底烧瓶中放入AlN样品w g,并向广口瓶中加入水和X液体
b.从分液漏斗往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过量的浓NaOH溶液
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读取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___________(填选项的标号)。
| A.丁烷 | B.酒精 | C.植物油 | D.CCl4 |
(4)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烧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已经全部加入烧瓶,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a L,若当时的实验条件为标准状况,则样品中的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AlN的式量为41),这一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建议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同样实验,欲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这样的改进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Ⅱ
已知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相似性。
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与SO2反应的实验。
(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0%的H2SO4溶液②80%的H2SO4溶液③Na2SO3固体④CaSO3固体
(2)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有不足之处?__________。如果有,请一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Si”的研究,他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信息:
①工业上在高温时用C还原SiO2可制得Si。
②Mg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
③金属硅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盐与SiH4
④Si和SiO2均不与稀H2SO4反应。
⑤SiH4在空气中自燃。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再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4)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Al3+、Fe3+、Hg2+、Cu2+四种离子。甲、乙、丙三同学设计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甲:污水
+++++++++++
乙:污水

丙:污水

填空和回答:
(1)甲、乙、丙提出的方案能否制得铜?
甲: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能制得铜的方案中,会导致环境污染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中所有的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A、B为两种单质,常温下均是固体。在元素周期表中A、B同周期且原子半径A>B。分别取三份质量为1.52 g的A、B的混合物(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a.向第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896 L气体,还剩下0.56 g的残渣;
b.向第二份试样中加入过量的10%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0.896 L气体,还剩下0.96 g的残渣;
c.将第三份试样隔绝空气加强热后,生成一种固体,冷却后,再加入足量的盐酸,该固体全部溶解,产生x L气体。
(1)单质B是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c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x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