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列举一个事实证明Y元素与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3)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该盐溶液的pH 7(填“<”、“>”或“=”),其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X元素的某种液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该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同时生成一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已知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平衡常数见下表:
温度/℃ |
500 |
700 |
850 |
1 000 |
平衡常数 |
2.5 |
1.7 |
1.0 |
0.6 |
(5)该反应ΔH 0(填“<”或“>”)。
(6)850 ℃时,若向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若x=5.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H2)= 。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 (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请回答:
(1)若增大N2的浓度,则化学反应速率(填“增大”或“减小”),化学平衡
(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N2的转化率_________。
(2)若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3)若减压时,N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提高H2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选填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NH3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使用催化剂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H2(g) + O2(g) = H2O(l)△H = -285.8 kJ / mol
② C(s) + O2(g) = CO2(g)△H = -393.5 kJ / mol
③ C(s) + H2O(g) =" CO(g)" + H2(g)△H = +131.5 kJ/mol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2)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3)碳的燃烧热△H= 。
(4) 在25℃、101kPa下, 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分)(1)量取5mL浓硫酸的仪器是 ;量取20.00mL稀硫酸的仪器是 。
(2)在一定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ΔH > 0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0.10 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CH3COOH溶液
c.加水稀释至0.010 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
(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用KSCN鉴别G溶液的阳离子实验现象是。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