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
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酯基、碳碳双键 |
C.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
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1mol达菲可与4mol Na反应生成2 mol H2 |
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 B.②③⑤⑦ | C.①③④⑤ | D.全部 |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40 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C.30 min时降低温度, 40 min时升高温度 |
D.8 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 |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 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3(g)2NH3(g) ΔH<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
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的倍数小于v(逆)减小的倍数 |
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
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D.v(C)=0.1 mol·L-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