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在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但是“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与阿里改革相比,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有何新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阿里改革的后果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如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一规定表明()

A.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
C.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
D.主人处死自己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