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儒学的正统地位奠基,汉代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是指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免役法 D.均输法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因素有
①土地兼并严重②社会矛盾尖锐
③金政权的威胁④政府入不敷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政治家是

A.商鞅 B.范仲淹 C.王安石 D.康有为

《齐民要术》记载,图2所示的草原动物,在北魏晚期的中原地区属“常畜”,但在以前却是中原地区少见的“奇畜”。这一现象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推动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②促进了中原农区和北方牧区的经济交流
③推动了中原地区畜牧业的发展④促进了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改革措施中,不包括

A.“雅重门族” B.“剃发蓄辫”
C.“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D.“班赐冠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