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的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

A.调和劳资关系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C.没收外国资本 D.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表格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中国(1851年)
约43200
89%
11%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中古黑暗时代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一个重要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C.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27年1月6日《大公报》在社评中说:“中国有赤化问题之发生,中国之耻也。”由此可知当时

A.《大公报》有较浓重的反共色彩 B.国共第一次合作得到广泛支持
C.《大公报》反对国民大革命运动 D.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彻底破裂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