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 “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 |
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
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所有制彻底瓦解 | B.中国经济日益衰落的过程 |
C.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 D.英国输华商品逐步激增 |
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
C.航海技术的发展和指南针的使用 | D.西欧航海家们相信地圆学说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朝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