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满清政府根据国际法严重抗议。最后,普国退还商船并支付1500美元赔偿金。这在本质上说明满清政府( )
A.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
B.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
C.满清政府的国际视野逐渐加强 |
D.开始利用国际法维护本国权利 |
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的错误言论,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A.电影及电视剧 |
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
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 |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海外华侨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根据上述材料,从下面选取一组与之对应的关键词()
A.民族觉醒 民族团结 全民抗战 |
B.使命意识 敌后军民 汪洋大海 |
C.危机意识 武装斗争 战争奇观 |
D.军民结合 敌后军民 人民战争 |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军事路线图。与此对应的革命发展趋势是()
A.从学习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
B.从城市中心转向农村发展 |
C.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
D.从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 |
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浪潮激荡全国 |
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
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 |
D.国共合作推进了大革命的兴起 |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 此以后”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洋务运动之后 | 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