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汨罗县玉笥山上的祠堂,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它颂扬的是 ( )
A.司马迁 | B.屈原 | C.李白 | D.苏轼 |
以下各段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我认为揭露农村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一个侧面是我道义上的责任。……以中央的名义命令把粮食征收殆尽,不给农民留下一磅粮食来养家糊口。”
A.②④③①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④③②① |
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应当保留”指保持资本主义
②“经济的营运”指市场经济
③“改进和补充”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④“改进和补充”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新模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B.首选工人老大哥 |
C.贫下中农,几代红 | D.嫁人要嫁富二代 |
(下图)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早在30年前,温州和全国多数城市一样,做个“个体户”并不是件光鲜的事。“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B.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
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
D.199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改革开放初期 | D.中共十四大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