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出和人们对国家机构的健全重新有了信心,推动了缓慢的和部分的复原。到了1939年,国民收入比萧条深重时期增加了一倍,但仍然少于1929年6月。来自商业社会本身的抵制,在没能获得全面复原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 A.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
| B.严重阻碍美国的社会再生产 |
| C.无法彻底帮助美国恢复经济 |
| 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自我调节 |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正确的是
| A.深圳 | B.广州 | C.厦门 | D.上海 |
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说明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的一副春联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
| C.农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 D.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