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关于此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A.国家投资侧重点的差异 | 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下图所示历史文物或历史文献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历史见证,根据其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 B.②③①④ | C.②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现代化是晚晴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