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
| 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
|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
|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
| 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 B.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
| C.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 D.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
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 A.要把自己写的科学书应用于生产领域 | B.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
| C.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科学书更重要 | D.要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
|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
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不同,前者全体公民享有立法参与权;后者只有部分公民享有。形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
| A.立法的基本原则不同 | B.立法的时间不同 | C.立法的阶级立场不同 | D.立法的目的不同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