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一般称为:Mr.President(总统先生),美国独立战争后,副总统兼参议院议长约翰·亚当斯最初提出的头衔是“最仁慈的殿下”、“强有力的阁下”等称呼,最后众议院通过决议,只称呼华盛顿为总统先生,这个称呼后来一直沿用至今。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中央政府的制约与平衡 | B.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
C.强调民主制度的公民意识 | D.国会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回答1—7题。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的开辟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 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
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理解正确的是
A.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
D.编撰了《百科全书》,使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遭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 B.改良维新 |
C.暴力革命 | D.君主专制 |
陈独秀、蔡元培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巧的是三人都属兔。当时胡适年轻气盛,为了抬高自
己,曾向别人夸耀说,北大是由“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下列关于北大“三只兔子”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
C.胡适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 |
D.胡适主张文学改革,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回答1—3题。 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五子夺莲》 | B.《送子天王图》 |
C.《山径春行图》 | D.《松鹰图》 |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 B.逐渐贵族化 |
C.逐渐神秘化 | D.逐渐宗教化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
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
1791年)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 B.封建等![]() |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回答1—3题。从服饰
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折射出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C.专制皇权加强、“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皆贼也 ③议会至上,实行众治 ④经世致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回答1—5题。 在2008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对中外记者说:“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美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这最早体现在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 B.关贸总协定中 |
C.《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 |
D.《北大西洋公约》中 |
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国际组织宣
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可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A.世贸组织 | B.关贸总协定 |
C.国际贸币基金组织 | D.世界银行 |
欧元使欧洲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受。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的经济实现了新的发展 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服务,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
A.关注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尽快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
B.走自己的路,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
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要用西方的产品与理念 |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
2009年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把迪拜世界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消息令全球金融市场气氛逆转。受此影响,日股跌0.6%,中国A股跌3.6%,港股跌1.78%,欧洲股
市开盘至少下跌2%。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
A.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
B.世界经济向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
C.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
D.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探索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回答1—5题。
1.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A.经营效益的变化 |
B.分配制度的变化 |
C.生产方式的变化 |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
2.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
下图EF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规 |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
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A.新中国成立 | B.一五计划制定与实施 |
C.开辟经济特区 | D.![]() |
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科学发展”和“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②③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