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下表中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
X为硫酸氢钠,Y为石墨 K与M连接时;K与N连接时 |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均增大 |
| B |
X为氯化钠,Y为石墨 K与M连接时; K与N连接时 |
石墨电极反应均为: 4OH--4e-===2H2O+O2↑ |
| C |
X为硫酸氢钠,Y为锌 K与M连接时; K与N连接时 |
铁电极反应均为: 2H++2e-===H2↑ |
| D |
X为氯化钠,Y为锌 K与M连接时; K与N连接时 |
铁电极的保护方法均为: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在实验室中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采取下列两条途径制取铜:
①Zn
H2
Cu
②CuO
CuSO4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一定消耗相同质 量的氧化铜 |
B.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
| C.一定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 D.一定生成相同质量的硫酸锌 |
下列判断
不正确的是
| A.沸点:HF>HCl>HBr | B.熔点:I2>H2O>H2S |
| C.酸性:HClO4>H2SO4>H2CO3 | D.离子半径:S2->F->Na+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
|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
| 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 沉淀 |
|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
|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
有人说“五颜六色”形象地说出了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下列颜色变化中是由于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导致的是①在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②在FeCl3溶液中加入
铁粉;③在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④在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⑤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滴入葡萄糖溶液,加热
|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