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做X、Y、Z、L四种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三个紧邻的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相关信息如下:
X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2n,Y和Z位于同一周期,最外层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L元素原子的基态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最多的元素。
请回答如下问题:
(1)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其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和 。
(2)元素X与Y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是 晶体,1mol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 (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表示)
(3)元素M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X与M形成的化合物XM2的分子几何构型是 ,该化合物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4)X与碳、氢三种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里有 个σ键, 个π键
(5)金属元素N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晶胞中Z离子数目为 。
(20分)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或沉淀溶解平衡:
(1)有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有0.1 mol·L-1的NaHCO3溶液,在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三个,请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5℃时Ksp[Mg(OH)2]=1.2×10-11,KsP[Cu(OH)2]=2.2×10-2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则最先生成的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4)NH3·H2O 的电离方程式是,往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固体(提示醋酸铵呈中性),C(OH-)(填“增大”“减小”“不变”)。
(5)已知某温度下K(NH3·H2O)=1.69×10-5,
则该温度下0.1mol/L的氨水中C(OH-)= mol/L
(6)又已知该温度下Ksp〔Mg(OH)2〕=1.2×10-11,
将0.01mol/L的MgCl2溶液与上述氨水等体积混合(填“有”“无”)沉淀生成。往0.01mol/L的MgCl2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10" 此时C(Mg2+)=mol/L。
A、B、C、D、E五种物质都含钠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 为单质。
(1)该五种物质中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填化学式)。
(2)将CO2通入E的饱和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
C→D:
C→E:
下图表示的是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单位为ml)时产生CO2的过程。
(1)写出a点以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a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某Na2CO3溶液中含84.8g Na2CO3,向其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使溶液中Cl-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滴入的稀盐酸中的HCl的物质的量为mol(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已知HCO3-+OH-=== CO32-+H2O ,若某溶液中含1 mol NaHCO3,滴入一定量的稀NaOH,恰好使溶液中Na+ 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滴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若生成NO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且硝酸足量,则消耗铜的质量g,转移电子的数目为,被还原的硝酸为mol。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分)图示的四个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溶液,除A、B外,其余电极均为石墨电极。甲为铅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其两个电极的电极材料分别是PbO2和Pb。
闭合S,发现G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20 min后,将S断开,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据此回答:
(1)A电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____(填“PbO2”或“Pb”)。
(2)电解后,要使丙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到20 min时,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0~20 min,H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