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元素的单质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Z元素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W与Z同族,R与Y同族,其单质有杀菌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且均能与水反应。 |
| B.根据非金属性强弱,不可能由Z的最高价氧化物制出W的最高价氧化物。 |
| C.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热稳定性均大于R的简单氢化物。 |
| D.向两份BaCl2溶液中分别通入RY2、WY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但一段时间后,通入RY2的一份中可能产生沉淀。 |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 B.卤水 | C.醋 | D.硝酸 |
在含有0.6molCl-、0.8 molSO42-及一定量Mg2+和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产生沉淀情况如图(不考虑Mg2+和Al3+水解及水电离对离子数目的影响)。若反应前Al3+的物质的量为a mol,Al3+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x。则下列正确的是
A.x=![]() |
| B.x的取值范围是0<x<11/32 |
| C.A点横坐标的值不随x发生变化 |
| D.若B点横坐标为200mL时,c(NaOH)=7.0mol/L |
黄铜矿(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其煅烧产物Cu2S在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2Cu2S + 3O2 →2Cu2O + 2SO2……① 2Cu2O + Cu2S →6Cu + SO2……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②中Cu2S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
| 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只有SO2 |
| C.若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
| D.将1molCu2S冶炼成2molCu,需要O2 1mol |
某天然碱的化学式可表示为2Na2CO3·NaHCO3·2H2O,取少量该物质溶于水得稀溶液,在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HCO3-+CO32-+3H+→2CO2↑+2H2O |
| B.HCO3-+3CO32-+7H+→4CO2↑+4H2O |
| C.2HCO3-+CO32-+4H+→3CO2↑+3H2O |
| D.CO32-+H+→HCO3- |
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ˉ)>c(CO32-) |
|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 |
C.随着CO2的通入, 不断增大 |
| 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