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 )
A.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B.加酶前A侧上升,加酶后B侧上升并等于A侧高度
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
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上升并高于A侧高度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项目 |
物 种 |
355μmol·mol-1的CO2 |
539μmol·mol-1的CO2 |
||
不施磷肥 |
施磷肥 /20 kg·hm-2·a-1 |
不施磷肥 |
施磷肥 /20 kg·hm-2·a-1 |
||
净光合速度 /μmol·m-2·s-1 |
欧州蕨 |
2.18 |
3.74 |
3.62 |
5.81 |
石 楠 |
1.37 |
6.76 |
5.43 |
15.62 |
|
蒸腾比率 /μmol·mol-1 |
欧洲蕨 |
1.40 |
2.37 |
2.22 |
3.86 |
石 楠 |
0.25 |
0.66 |
0.71 |
2.10 |
*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mol水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μmol)量
A.实验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增加CO2浓度 |
B.两种CO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 |
C.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 |
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肯定高于355μmol·mol-1 |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
据图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
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栽的天竺葵在光下共同生活于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已知小白鼠每星期产生6mol二氧化碳,天竺葵每星期消耗1.2mol葡萄糖。该密闭的玻璃罩中每星期氧的净产量是1.8mol,则玻璃罩中每星期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总量是()。
A.2.5mol | B.3.0mol | C.4.0mol | D.5.4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