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常用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       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称为        。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       (单向/双向)传导的。
(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通过促进            ,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           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4)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ol/L
145mol/L
b
140mol/L
5mol/L

(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         区域受损,引起             缺乏所致。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后期     B.中期     C.前期     D.间期

在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发生在

A.中期     B.后期     C.间期     D.前期

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分别是





A.18O2、O2    B.O218O2    C.O2、H2    D.18O2、H2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体→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有机物

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A.叶绿体外膜 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内膜 D.叶绿体基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