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 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甲与I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 (用分数表示)。
(4)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 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5)甲和乙杂交得到F1,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交换,只需画出I、II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
(6)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 F1基因型看作DdT+T-,请用遗传图解和简要说明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分,共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甲图中,根和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 mol/L、__________mol/L。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芽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发生在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③实验结果: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每空下面甲、乙、丙图分别表示某雄性动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根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表示________________时期。
(2)、甲、乙、丙三图细胞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依次是___________。
(3)、甲图细胞在分裂后期,1和2染色体在细胞一极组合的机率是___________。
(4)、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细胞。
(6分)下图甲是某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植物不同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的柱形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图甲中细胞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该细胞分裂完成后,一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条。
(2)甲图中的A对应乙图中的第组柱形图。
(3)着丝点分裂发生在甲图中的(字母)时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条。
(4)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特有结构为。
(6分)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0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填图中序号),该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填图中序号)。
(2)将图l细胞浸润在(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3)图2中,影响曲线AB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而可能限制曲线BC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
(4)如果植物白天光强度始终处于图2中A点状态,则在较长时间内该植物(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 6分)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向3号试管内加入,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2)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号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多,其余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少。
(3)某同学打算使用以上材料用具,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思路是否合理,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