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分)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 ,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2)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号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多,其余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少。
(3)某同学打算使用以上材料用具,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思路是否合理 ,原因是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
分析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回答问题:
(1)图中①示__________,④示__________,⑦示____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方式而形成,形成的场所是
__________,决定上述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化合物含有__________个肽键,该化合物叫__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______。这些氨基酸可用通式表示为__________。
(5)该化合物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__个羧基,若完全水解成为氨基酸则需要__________个水分子。
(6)牛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条肽链,共有__________个肽键,两条肽链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可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指导此胰岛素分子形成的基因中至少含__________个碱基对。
(7)假定一个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n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那么,这个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肽链的首端与末端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图,请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经用处理,除去了;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技术把D细胞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然后用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经被注射了。由D细胞连续分裂生成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分泌。
(5)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种(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和。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______________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_______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为了验证胚芽鞘中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A段(胚芽鞘尖端)而不是B段(胚芽鞘下面一段),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1)实验材料及用具: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2)绘图表示实验装置及方法,并用文字加以注解或补充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装置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情况。
(3)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预测、解释:甲装置内胚芽鞘直立生长,表明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到阻止,植物不表现为向光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