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和卷叶螟是闽东地区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的两种主要害虫,青蛙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青蛙防治稻田害虫,可以调整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
B.用性引诱剂专一诱捕褐飞虱,在短时期内,卷叶螟的种群密度会上升 |
C.与精耕稻田相比,弃耕稻田不受人为干扰,群落演替的速度较快 |
D.褐飞虱和卷叶螟与青蛙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制备果酒和果醋的实验过程中都要持续通入氧气 |
B.分离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需采用相同的稀释度 |
C.将DNA粗提取后用二苯胺进行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
D.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理想材科 |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
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
B.腐乳制作所需的适宜温度最高 |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 |
D.发酵过程都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
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
B.腌制腐乳的卤汤应含有适当浓度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
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高压灭菌 |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加盐时,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