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干冰:人工降雨 B. 稀盐酸:除铁锈
C. 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 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碘一131",其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53 B. 131 C. 78 D. 127

201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

A. 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 经常开车上班
C. 使用节能灯泡 D. 节约每一滴水

下列各种物质中,都属于金属材料的一组是(

A. 陶瓷、塑料 B. 不锈钢、汞 C. 铁、氧化铁 D. 橡胶、玻璃

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 3 · 15 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生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使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为 C 12 H 19 C l 3 N 2 O ,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瘟内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 瘦肉精中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 19 : 1 : 3 : 2
C. 每个瘦肉精分子由 36 个原子构成
D. 瘦肉精属于有机物

右图是固体物质 a b c 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 1 ℃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a b c
B. t 2 ℃时, 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 2 ℃时,将40 g c 物质加入到100 g 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的
D. t 2 ℃时,欲使 c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