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回答下列问题。
(1)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努力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辩护辩论权、申诉权等权利,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这些措施表明,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坚实的保障。
(2)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请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含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运用法律知识开放性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湖州卷)】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对收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施行“按日计罚”等。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热议。

(1)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依据是什么?该法中“按日计罚”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2)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评析秋日的观点。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衢州卷)】阅读下面漫画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欠钱不还”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权利?“报假警”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请分析材料二中该中学生得到警方表彰和网友点赞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从权利、义务角度,谈谈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卷)】
材料一:中学生小丽一天的生活: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上学途中,在买饮料时,认真查看商标和生产日期等;晚上,她在浏览某网站网页时,意外地发现其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她当即向该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材料二:小徐是网络高手。他常在网上随意上传同学的生活照片;家人对拆迁补偿款不满,他为“出口气”,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甚至攻击政府网站。
(1)小丽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卷)】良法善治一一为成长引路护航
近年来,国家致力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努力,振奋人心。从“代表履职”到“宪法监督”,良法、善治,让我们沐浴着法治的阳光,感受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
【代表履职】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心系民生,为民代言,共提出议案521件,涉及国计民生方方面面的问题,推动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赢得民众“点赞”。然而,也有少数人大代表因涉嫌违纪、违法被罢免代表资格,甚至被绳之以法。人大代表只有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宪法监督】为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国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几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同时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制度;还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1)少数人大代表因违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法律哪些特征?
(2)请结合材料“代表履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大代表怎样才能赢得民众“点赞”?并表述出我国所坚持的政治制度。
(3)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4)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请列举几种公民参与监督的有效方式。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通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惩治腐败不手软 保驾护航靠法治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力度。昔日高官戴上手铐,将在铁窗中度过余生,为自己的贪婪、腐败、滥权付出代价。中纪委强调,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严厉惩治腐败。
材料三:2014年4月27日,广西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广西一号传销大案”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系列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118名被告人均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分别被 判处10年至1年7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被处以人民币20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罚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突出反映了我国法律的哪些基本特征?
(2)材料三中的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3)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提几点建议。(回答三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