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哪些观点或道理。
材料 |
体现的观点或道理 |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
(1) |
《寸步难行》。![]() |
(3) |
一年来,我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北京峰会;联合57个国家在北京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与金砖国家一道在上海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援助非洲人民战胜埃博拉病毒;支援尼泊尔人民抗震救灾;…… |
(4) |
下面是八年级学生李雪(秋风)和同班好友李雷(桐树)的一段聊天记录,请你结合这段聊天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李雷(桐树)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请你告诉李雪(秋风)该怎么办。
在学习了“姓名权”的相关内容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上网查找有关侵犯姓名权的案例,并要求同学们在校园论坛上制作一个相关主题网页,以对上述案例进行讨论。下面是李鸿在网上查找到的相关案例:
张某通过他人取得赵某的身份证明后,以赵某的姓名在某银行贷款40 000元。2013年1月5日,赵某在向一银行申办贷款时被告知,张某慌忙于2013年1月14日偿还了贷款本息。赵某因此笔贷款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因此,赵某将张某及某银行告到法院,要求承担侵权责任,赔偿精神抚慰金。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某的行为属于盗用、假冒他人姓名,构成侵犯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判令被告张某、某银行赔偿原告赵某精神抚慰金3 000元。
请你和李鸿同学一起参与网上互动。
【网络论坛】(1)结合上述案例,在校园网“案例评说论坛”上谈谈你对上述案例2014新学期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知识点汇聚测试卷(含最新事件及13届中考试题为题,含详细解析,中考冲刺复习通用) 新人教版的看法。
案例评说论坛:
【在线交流】(2)看了上述案例后,有些同学对于在何种情况下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等问题还是不太明白,请你在校园网“智多星论坛”上为同学们具体讲解一下。
智多星论坛:
【网上留言】(3)案例启示我们要提高维护姓名权的意识。请你在下面的校园网“留言板”上发一个如何正确维护姓名权的帖子。
留言板:
回帖一:
回帖二:
为进一步加强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接送学生的“黑校车”,确保广大中小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烟台福山交警大队结合“迅雷2013”专项行动,从2013年3月19日开始,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打击“黑校车”专项整治行动。截至2013年3月21日,共出动警力70人次,查处非校车接送学生车辆104辆,责令停止运营28辆,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
(1)为什么要严厉打击非法接送学生的“黑校车”?
(2)请你列举我国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来保护未成年人的这项权利。
(3)当你发现有不合格的车辆在拉载学生时,你怎么办?
深圳龙华中英文学校初三学生欧某叫了初二学生张某的名字,双方发生口角。张某多次带人欲报复欧某,但未得逞。2013年3月15日,欧某约了20多名朋友对张某等7人进行殴打,致使张某的3名朋友不同程度受伤。涉事双方均为未成年人,警方已对其中一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对其他涉事学生,责令家长加以管教。
某校八年级同学准备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办一次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主题拟定:请你为本次实践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社会调查:请你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侵犯同学们生命健康权的现象。
(3)深刻教训:上述案例中血的教训是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引起的,这警示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琐事”?
2013年4月4日清晨,湖南工业大学大一学生张某坠楼自杀身亡。
(1)请你分析上述材料中张某的行为。
(2)请你设计两则警示语,以唤起上述自杀者珍爱生命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