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①FeCl2 ②H2SO4③NH4NO3④HCl ⑤Fe(OH)3
A.只有①②③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③④ | D.全部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据报道,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态化合物,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6O与18O为同种核素 |
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 |
C.16O=C=18O的化学性质与16O=C=16O完全不同 |
D.目前提出的“零碳经济”,目标是不再向环境排放CO2,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 |
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4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甲:铜硝酸铜
乙:铜硝酸铜
丙:铜氯化铜硝酸铜
丁:铜氧化铜硝酸铜
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铁 | B.铝 |
C.铂 | D.玻璃 |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时,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实验中12.8 g 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________mL 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
有2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 mol·L-1,c(Cl-)为1.3 mol·L-1。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1 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40 ![]() |
B.72 mL |
C.80 mL | D.128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