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
|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
|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
|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25℃时,浓度为0.1mol/L的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相同体积的某一元酸HA溶液混合后恰好呈中性。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HA酸溶液的pH值一定等于1 | B.HA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等于0.1mol/L |
| C.中和后溶液中M+离子浓度一定等于A-离子浓度 | D.中和后生成的盐MA一定没有发生水解 |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在蒸发皿中加热浓缩到原物质的是()
①NaAlO2 ②FeCl3 ③明矾 ④绿矾 ⑤KNO3 ⑥H2S ⑦HCl ⑧蛋白质 ⑨Na2SO3 ⑩CaCl2
| A.①③⑤⑥⑧⑩ | B.②③④⑤⑨⑩ | C.③⑤⑦⑩ | D.①③⑤⑩ |
下列每组中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谁过量,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 A.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 B.磷酸二氢钠与澄清的石灰水 |
| 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 | D.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
已知pH=1的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Ag+和Na+,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 A.NO3- | B.CO32- | C.F- | D.Cl- |
为防止吸入Cl2而引起中毒,可用浸透某种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这种物质可能是()
| A.Na2CO3 | B.KI | C.NaOH | D.浓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