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用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用序号填空)
①甲烷 ②生石灰 ③熟石灰 ④小苏打 ⑤水银
(1)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 ;
(2)属于盐的是 ;
(3)属于碱的是 ;
(4)属于单质的是 。
(5)属于氧化物的是 ;
镁带、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其相同点是
A.都产生耀眼的白光 |
B.都放出热量 |
C.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
D._________________ |
从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是原子,④表示的是离子 |
B.②与③的化学性质相同 |
C.②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填序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配制时应选择(填“10”“50”或“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使用量筒时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__________装置进行反应,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生成物之一为水。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______________。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Pb(铅) | B.Cu | C.Pt(铂) | D.Zn |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Fe + 4NaNO2 + 9NaNO3 + 26H2O =" 12X" + 13NaOH + 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______(填“好”或“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