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
30
15
2
20
20
3
15
30
4
5
/
 
 

 
(1)第4次实验时所成像的特点是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    透镜,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3)第1次实验时,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
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块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______能。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_________(填“大”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该像比原来的像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

(3) 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

(4)可见,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把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先后放在软泡沫塑料的表面上,出现三种不同情况,如图13—7所示,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泡沫塑料表面的压痕,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1)甲图和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_____越小,压强越 _____.
(2)乙图和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 _____越大,压强越 _____.

彤彤很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她用天平(带砝码)、一个干净的带盖子的空塑料瓶和水,进行了测量。请你将她的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ρ表示)。
主要实验步骤: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当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她应该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移动
(填“左”或“右”),使天平达到平衡;
(2)用天平测量出一个干净空瓶子(带盖子)的质量是m1
(3)用天平测量出装满水的瓶子(盖紧盖子)的总质量是m2
(4)用天平测量出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牛奶的密度
ρ牛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