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在不断开开关的情况下,该同学滑动滑动变阻器,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并正确读出数据如下表: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电压U/V |
0.1 |
0.2 |
0.6 |
0.8 |
1.0 |
2.0 |
2.5 |
3.0 |
电流I/A |
0.08 |
0.14 |
0.28 |
0.34 |
0.36 |
0.46 |
0.48 |
0.50 |
发光情况 |
不亮 |
不亮 |
微亮 |
微亮 |
较亮 |
较亮 |
明亮 |
很亮 |
(1)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电流表选用 档(选填 “0---0.6A”或“0---3A”);小灯泡的电阻随亮度的增大而 (选填 “增大”或“减小”或 “不变”);
(2)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用光滑曲线画出小灯泡的I—U图象;
(3)计算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电阻值;
(4)如果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0s,计算出小灯泡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小文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
(4)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 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资料,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8分)如图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电阻大约10Ω左右)。已知电源是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Α”字样。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电路图将图乙连线完整;(原有导线不许改动,导线不许交又)
甲乙
若小刚合理的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小刚猜想:
A.可能灯丝坏了 | B.可能是变阻器开路 |
C.可能小灯泡短路 | D.可能是电流表开路 |
根据小刚的猜想,请你借助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将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填入下表。
排除故障后,实验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 V,为了测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__________(选填“A”或“B")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丙图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W。
(6分)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拉动木块,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步骤__________两图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并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 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___,摩擦力越大.
(4)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力的大小有关.
(3分)(1)小丽在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时,做了下面的实验:小丽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实验次数 |
测量对象 |
质量(g) |
体积(cm3) |
1 |
小石块 |
10 |
(2)图15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
(3)图16的体温计显示的温度为: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混合液的凝固点/℃ |
-17 |
-28 |
-37 |
-49 |
-48 |
-46 |
-28 |
混合液的沸点/℃ |
103 |
104 |
107 |
111 |
117 |
124 |
141 |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
|
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