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我国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材料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倡议筹建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营造良好的周边发展环境,增强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发言权,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截止2015年4月15日,有57个来自欧洲、中东、非洲及亚洲的国家确定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沿海地区实施的“大进大出”发展战略,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大进大出”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所谓“优进”,就是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所谓“优出”,就是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知识阐述我国倡议设立亚投行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怎样促成“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材料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指出,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加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快民族自治地区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我们党和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三点即可)( 6分)
(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准备怎样与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交往?(至少两点)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如今我国的GDP总量居世界的第二位。
材料二:目前,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但人均GDP尚排在世界百位之后,城乡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农村仍然落后,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2)请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材料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它依然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1)材料一中提到的属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式分别是什么?
(2)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对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3)要坚持和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一: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
材料二:养殖专业户张先生针对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这些年我们村的变化可真大。燃有沼气,饮有山泉,病有医保,地有高产,村民讲卫生,处处换新颜……”
(1)材料一中,201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变化说明了什么?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原因。(三点即可)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我市某中学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时事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以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
(1)请你写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主题班会】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以立法的形式,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为庆祝国家宪法日的到来,学校九年级(1)班以"宪法在我心中"为主题召开了班会,同学们围绕所学的宪法知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公民守法首先要遵守宪法。
(2)围绕所学的有关宪法知识,请你也发表一下看法。
【与法同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作为小公民,应如何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