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
我市某中学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时事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以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
(1)请你写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主题班会】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以立法的形式,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为庆祝国家宪法日的到来,学校九年级(1)班以"宪法在我心中"为主题召开了班会,同学们围绕所学的宪法知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公民守法首先要遵守宪法。
(2)围绕所学的有关宪法知识,请你也发表一下看法。
【与法同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作为小公民,应如何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童从小调皮捣蛋,爱欺负同学、搞恶作剧,还喜欢“标新立异”,读小学的时候,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但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认为老师故意针对他。于是,他见到老师从不打招呼;找他谈话他也不认真聆听;发现老师的不足他就带头起哄。长此以往,他朋友越来越少,学习也越来越差。升上初中后,他慢慢觉得身心俱惫,意识到可能是自己错了,很想重新做人。如果你是小童的同学,请你
(1)告诉小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你打算怎样帮他走出“困境”?

有的家长或学生认为:“现在已经是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了,我们完全可以用电脑来辅助我们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意味着教师这个职业最终会消亡。”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红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红也感到缺少点什么。
请你告诉小红,在生活中怎样才能结识更多有益的朋友?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次会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材料二: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周永康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
(2)材料一中“本次会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当我们中学生了解到违法犯罪现象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形式反映?
(5)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如何实施依法治国?

材料一: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可见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都极力提倡俭朴,从而能够富国强兵称雄列国。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明君,也都以勤俭治国,而使国富民强、社会繁荣。
材料三:“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今中外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崇尚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创业初期,他们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打拼天下;成功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这种作风,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材料四:“勤以立志,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古今中外有志之士和有德之士恪守的美德。可见勤俭节约对于个人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勤俭节约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