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
(2)图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是 (填 “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 (填“大“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试管中的水 。
(4)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水和冰的________不同。
根据"测量石块密度"的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质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 使横梁平衡。
②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发现天平右盘略高于左盘,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 (选填"左"或"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③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 石。
(2)用量筒测量石块体积;
①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发现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取出石块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读出水的体积V 1。
②测出石块和水飞总体积V 2后,求出石块的体积为V 石。
(3)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
(4)如果将此石块带到太空中,石块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蜡烛、凸透镜(焦距f=10cm),光屏、光具座和火柴等器材。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上。
(2)当物距在10cm<u<20cm时,像距的范围是 cm,此时光屏上呈现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物距、像距可用 上的刻度尺测量。
(3)如果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4)当物距u′<10cm时,我们 才能观察到蜡烛的虚像。
为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实验时,若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电流表与导线”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变阻器滑片P在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端(选填“左”或“右”)移动。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值为 A,通电20s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 J。
(4)把这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压为4V的电路中,电路的总功率为 W。
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很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足够长的漆包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闭合开关后。
(1)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会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由图可知, 铁钉的磁性较强。
(3)由图可知,甲铁钉钉尖是 极。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物体重力/N |
提升高度/m |
拉力/N |
绳端移动的距离/m |
机械效率η |
1 |
3 |
0.1 |
2.0 |
0.3 |
50% |
2 |
6 |
0.1 |
① |
0.3 |
② |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 %。
(3)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