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ABC=6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对角线AC所在的直线绕点O顺时针旋转角α(0°<α<90°)后得直线l,直线l与AD、BC两边分别相交于点E和点F。
(1)求证:△AOE≌△COF;
(2)当α=30°时,求线段EF的长度。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
(1)计算:(-)-2-(π-3.14)0-
+2×cos60°
(2)解方程:8-5(x-2)=4(x-1)+13.
有一副直角三角板,在三角板ABC中,∠BAC=90°,AB=AC=6,在三角板DEF中,∠FDE=90°,DF=4,DE=。 将这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1)所示位置摆放,点B与点F重合,直角边BA与FD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DEF沿射线BA方向平行移动,当点F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
(1)如图(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当EF经过点C时,∠FCB=度;BF=;
(2)如图(2)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EF与BC交于点M,过点M做MN⊥AB于点N,设BF=x,用x的代数式表示MN;
(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设BF=x,两块三角板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已知二次函数
(1) 求证:不论k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2) 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当△ABC的面积等于2时,求k的值:
对任意负实数,当x>m时,
随着
的增大而减小,试求出
的一个值
如图,矩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一边构成一个矩形BDEF,使得另一边EF过原矩形的顶点C
(1)设Rt△CBD的面积为S1,Rt△BFC的面积为S2,Rt△DCE的面积为S3,则S1S2+S3(用“>”、“=”、“<”填空);
(2)写出如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