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1)已知H—Cl键的键能为431.4 kJ/mol,下列关于键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每生成1 mol H—Cl键放出431.4 kJ能量
B.每生成1 mol H—Cl键吸收431.4 kJ能量
C.每拆开1 mol H—Cl键放出431.4 kJ能量
D.每拆开1 mol H—Cl键吸收431.4 kJ能量
(2)参考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分子受热时最稳定的是________。
| 化学键 |
H—H |
H—F |
H—Cl |
H—Br |
| 键能/kJ/mol |
436 |
565 |
431 |
368 |
A.HF B.HCl C.HBr D.H2
(3)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________。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而硫酸难挥发
(4)已知:4HCl+O2═2Cl2+2H2O,该反应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断开1mol H﹣O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LiFePO4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锂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1-xFePO4+ LixC6="=" C6 + LiFePO4
(1)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2)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质量增重19.2g时,则电池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Li +数目为。
(3)以该电池为电源,用Fe2O3为阳极,石墨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4)学生在实验时若被白磷(以P表示)灼伤,可用硫酸铜溶液涂抹伤处,有铜和H3PO4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得较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0-5,则认为这个反应很难进行。已知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及电离平衡常数:
CuS:Ksp=8.4×10-36mol2·L-2;H2S:Ka1=1.2×10-7mol·L-1,Ka2=7×10-15mol·L-1
①通过计算说明反应CuS(s)+2H+
Cu2++H2S进行的程度。
②常温下,NaHS溶液呈碱性,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若向此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pH7(填“>”“<”或“﹦”),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硫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1)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 (s)+4C(s) ===BaS(s)+4CO (g) ΔH=+571.2 kJ·mol-1
BaS(s) ===Ba(s)+S(s) ΔH=+460 kJ·mol-1
已知:O2(g)+2C(s) ===2CO(g) ΔH=-221 kJ·mol-1,写出O2氧化Ba(s)和S(s)至BaSO4的热化学方程式。
(2)2SO2(g)+O2(g)
2SO3(g) ΔH=-198 kJ·mol-1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a 相比,实验b 改变的条件是,判断的依据。
(3)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SO2 (g) + NO2 (g)
SO3 (g) + NO (g) ΔH=-42 kJ·mol-1。在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 和NO2 (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 实验 编号 |
温度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
|
| n(SO2) |
n(NO2) |
n(NO) |
||
| 甲 |
T1 |
0.80 |
0.20 |
0.18 |
| 乙 |
T2 |
0.20 |
0.80 |
0.16 |
| 丙 |
T2 |
0.20 |
0.30 |
a |
①实验甲中,若2 min 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 kJ,则0~2 min时间内,用SO2 (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SO2)=。
②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前36号元素A、B、C、D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二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全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基态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BC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3)1 molAB-中含有的
键数目为________个。
(4)已知镧镍合金LaNin晶胞(结构如图)体积为9.0×10-23cm2,,储氢后形成LaNinH3.5合金(晶胞体积不变,则n=________;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________g/cm2(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数字)。
【化学—化学与技术】铜、银均属于重金属,从铜银合金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含铜化合物产品的工艺如图:
(1)酸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为提高酸浸时铜元素的浸出率及浸出速率,酸浸前应对渣料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
(2)操作a是________。
(3)已知固体B中含有CuO和Al2O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残渣A中含有b mol Ag,将该残渣全部与足量的稀HNO3置于某容器中进行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为消除污染,可将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与VL(标准状况)空气混合通入水中,则V至少为________(设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0.2)。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用FeC1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可能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Cu2+和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可能有固体存在,且该固体中一定没有铁粉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固体存在
(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取Cu2O的电解池如图,则石墨电极接电源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解池工作时,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电解后溶液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查阅资料可知:Cu2O为红色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请设计简单实验来验证某铜粉样品中是否有氧化亚铜: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