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华将磁铁快速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电流表原来静止在中间的指针向左偏转,这个现象叫___________现象,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制造:           (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
(2)等电流表的指针恢复到中间位置静止后,小华用拿着磁铁和螺线管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上运动.这个过程以螺线管为参照物,磁铁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再观察电流表时会发现:电流表指针            (选填:“静止”、“向左偏转”或“向右偏转”).
(3)等电流表的指针恢复到中间位置静止后,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可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

(1)为使磁场加强,可以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   棒。

(2)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螺线管通电后记录小磁针   极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根据图甲、乙、丙记录的小磁针指向,可以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铁的磁场相似。

(4)如果把通电螺线管看做一个磁体,通电螺线管极性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来表述,即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极。

(5)如果丙和丁两个螺线管同时通电,则这两个螺线管之间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四个步骤

(1)丙步骤发现,从物体C接触水面开始直至浸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据此某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进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原因是:   

(2)通过分析甲和      步骤,可以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3)通过分析甲、丙、丁步骤还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4)物体C的体积是   m3(g取10N/kg)。

某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然后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5g。

(2)取适量的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cm3

(3)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   g,测得牛奶密度为   kg/m3

(4)这名同学测得的牛奶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照图那样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   。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   相等。

(2)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4)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   

A.2cm B.1cm C.0.5cm D.0cm。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关于下列器材:①烧杯、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和石棉网,装配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2)除此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3)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   ,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4)实验时为了提高水的沸点,有位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减少水的质量的方法,你认为他的方法可行吗?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