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2)手握空矿泉水瓶并对准瓶口吹气时发出“嗡嗡”的响声同时感到瓶子微微的颤动,这表明____ ;
(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表明了____ ______的存在;(4)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如图)这表明____________ ____.
【辽宁省阜新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组。
(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 (前/时)出现的情景。
(3)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以判断实验室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85 |
87 |
89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得到的a、b两种不同图象,其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l)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同一套装置,先后加热并不断搅拌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
(2)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 相同比较 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实验结束后,小明查表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l03 J/( kg.℃),则500g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 g酒精. (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
(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 ,这是因为干泥土和水相比, 较小。
【2015年汕尾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 ℃;
(2)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 cm,分度值是 mm;
(3)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4)如图丁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kw ·h ;接在这种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 · h 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 转。
【2015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物理】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物重 (N) |
物体上升的高度(m) |
拉力(N)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
机械效率(%) |
1 |
1 |
0.1 |
0.6 |
0.2 |
83.3 |
2 |
1 |
0.1 |
0.4 |
0.4 |
62.5 |
3 |
2 |
0.1 |
0.65 |
0.4 |
76.9 |
4 |
1 |
0.2 |
0.6 |
0.4 |
83. 3 |
(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