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创立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提取生物的DNA分子 |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
C.在生物体外对DNA进行改造 |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B.当狼捕食兔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 |
C.生产者和消费者 | D.生产者和分解者 |
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二条捕食链 |
B.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
C.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 |
下列群落的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A.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 |
B.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逐渐出现了生物 |
C.某山地森林大火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 |
D.美国某森林群落是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而来的 |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100只 | B.200只 | C.300只 | D.40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