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
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Ⅱ识别
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Ⅰ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
D.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Ⅱ8携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
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
B.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
D.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表实验现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材料 |
实验现象 |
A |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切片 |
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 |
B |
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 |
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
C |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的洋葱根尖装片 |
染色体在细胞中移动并平均分配到两极 |
D |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 |
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 |
B. |
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
C. |
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
D. |
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