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自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高新技术生产各种基因产品。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和图2示基因工程部分操作过程:
⑴从表中四种酶的切割位点看,可以切出平末端的酶是__________。
⑵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缝合时,两条链上的磷酸、脱氧核糖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连接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两条链间的碱基对通过__________连接起来。
⑶图2中的质粒分子可被表中__________酶切割,切割后的质粒含有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⑷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 I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
⑸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甲与乙能否拼接起来?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植物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右图为其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180°≥α>0°、180°≥α≥90°、90°≥α> 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胚芽鞘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
③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______(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右图是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_,茎远地侧的是__________。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人所作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将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______________诱导产生了_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近地侧根的生长。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免疫的______阶段。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帕金森氏症患者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震颤,十分痛苦。研究时发现患者神经末梢“多巴胺”明显缺乏,现在已知一种药物“利血平”可与“多巴胺”作用使之失去效用。
(1)某研究小组要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进行研究,作出的假设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以验证假设。
①实验材料和用品: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一定浓度的“多巴胺”溶液、小白鼠、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②实验步骤:
a.分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不同处理并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再处理并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各地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其遗传物质为RNA。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部分患者会出现突然高热等症状。我国已研制出甲型流感疫苗,该疫苗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于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卵清蛋白过敏者等人群不适宜接种。请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病毒,这种可遗传变异来源于________。该病毒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甲型流感疫苗属于________类型。如果卵清蛋白过敏者接种该疫苗,该人体内的免疫
系统有可能会把疫苗当作________,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3)如人的体细胞膜表面嵌有________,则表明甲型流感病毒已侵入该细胞,则消灭该病毒首先要通过________。
(4)成功接种疫苗后,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一般不会患病,用简单的图示表示人体免疫系统发生二次免疫作用的全过程。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1)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电流计,在X点给予刺激,则X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____次偏转。
(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处,刺激Y,肌肉不收缩,通过上述实验说明药物起作用的部位是对兴奋在________处有阻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