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自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高新技术生产各种基因产品。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和图2示基因工程部分操作过程:
⑴从表中四种酶的切割位点看,可以切出平末端的酶是__________。
⑵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缝合时,两条链上的磷酸、脱氧核糖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连接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两条链间的碱基对通过__________连接起来。
⑶图2中的质粒分子可被表中__________酶切割,切割后的质粒含有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⑷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 I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
⑸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甲与乙能否拼接起来?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概率都用分数形式表示):
(1)该病为 性(填“显”或“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Ⅲ8的基因型是 ,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3)Ⅱ6若与一有病的男子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若Ⅱ6与该男子已经生育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他们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
下列是与某高等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的图形,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1D1段的形成是对应图2中的 段。
(2)在图3~图5中,与图1中D1E1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
(3)图5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有 组。
(4)若该生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则图4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植物生理学家对黑藻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边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放出气泡。他们以灯作为光源,移动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x所示,该实验研究的是 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 衡量光合速率。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y和曲线z,D点的限制因素是 。
(3)科学家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由③转移至④的物质主要包括 。
(4)图3中如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填“大于”、“小于” 、“等于”或“无法比较”)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1)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
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4)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处理 |
1 |
2 |
3 |
4 |
5 |
PH |
5.00 |
6.20 |
6.80 |
7.40 |
8.00 |
结果(颜色*) |
+ + |
+ |
橙黄色 |
+ |
+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 。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酶的最适PH是 。
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的问题:
Ⅰ.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液为 ,B液为 ,C液为 ,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
Ⅱ.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产生感觉的部位在 。
(3)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
(填“吸水”或“失水”)。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