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治观念 构建和美家庭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案件呈现多发态势。据统计,我国大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家庭暴力,涉及家庭暴力的故意杀人案件,占到全部故意杀人案件的近10%。足见家庭暴力之严重。
材料二:2015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对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反家庭基力刑事司法指导性文件。
有些家庭暴力案件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此某校开展了"勇敢对家暴说'不'!"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吧。

【现场采访】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各抒己见。
(1)在互动环节,假如让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就同学身边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及看法进行现场采访调查。请列出你的采访提纲。(至少三条)
【积极呼吁】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烧"如何制止和解决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家庭暴力现象"这一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
(2)班会结束,请在你班级的论坛里发布几条建议,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切实预防侵害青少年儿童的家庭暴力事件不再发生。
材料一 2014年3月28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习近平指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材料二 2014年3月29日,菲律宾对我南沙仁爱礁领土主权进行了疯狂挑衅,而美国对菲律宾此行为则公开力挺,对此,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明确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必要时我们将以武力捍卫领土主权。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2)材料二中“美国的行为”反映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
材料一 :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统计(见下图)
材料二:某中学九年级(1)班班主任巡查课堂时发现某同学玩手机。班主任就给该生发了一条短信:“你怎么不认真听课?”学生回复:“多谢提醒,等会聊,我们班主任在窗外盯着呢!”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责任与理想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学生应怎样合理使用手机。
材料:公平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党和政府鼓励沿海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当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党和政府又利用先富者的示范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小铭认为:先富者与后富者的出现,会导致区域贫富悬殊,产生社会不公平现象。
小华认为:这是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的不同阶段,社会发展不可能有绝对公平。
请运用公平或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材料一:小张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前几天在一公园游玩时,发现几个女青年边吃东西边把果皮扔在地上,于是立即按动快门。不料她们立即围过来,要小张把底片交给她们,否则就告小张侵犯她们的肖像权。小张非常矛盾,不知是不是应该将照片投给报社 。
材料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班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自己。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小张是否侵犯了那几个女青年的肖像权?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马某侵犯了陈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排查隐患:你所在的校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分,要求能列举两条)
(3)清理设计:请你为“校园安全”设计一条警示语。
(4)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