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天人关系为研究重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尊重自然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认为民性本善,主张“君权神授”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
A.呈现五极世界格局 | B.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 |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D.个别大国单独操纵世界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