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报春花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补充完整以上程序。
②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该怎样处理?                   
④F2植株中开黄花的占___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简要概述你的方案。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雄性动物的睾丸内,视黄酸能在特定时期激活控制减数分裂的S基因的表达,最终启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减数分裂。为进一步研究视黄酸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分化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是否起作用,科学家用雄鸡的胚胎干细胞做了如下实验:

(1)步骤①中,用于PCR性别鉴定的CHD基因在W和Z两条染色体上都有,但长度不同,分别用CHD-W和CHD-Z表示。根据两个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特定的,用做模板。每个PCR循环可分为三步。将PCR产物电泳后,出现条带的为雄性。
(2)步骤②中,要用切割质粒和含有S基因的DNA片段,以构建含有S基因的。将其导入受体细胞时常用的方法。
(3)步骤③中,将转入S基因的ESC分成两组,分别在添加一定浓度的视黄酸的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同时将没有转入S基因的ESC也分成两组,分别在上述两种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提取并测定细胞中S基因的RNA(SRNA)含量,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

丙组和丁组比较说明
乙组和丁组比较说明
与乙、丙、丁三组相比,甲组的结果说明
(4)精子是由睾丸中细胞经减数分裂发育而来的。对该过程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若正常雄性动物体内该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

下图为某家族患原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遗传系谱:

(1)该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是性遗传,位于染色体上。
(2)若Ⅲ1与正常女性(XBXb,b为眼球震颤基因)婚配,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3)研究人员检测了该家族中正常人和患者相应基因的编码链(非模板链)碱基序列,如图所示:

图中四种不同形状曲线代表四种碱基,峰的顺序表示碱基序列,且一个峰对应一个碱基。该家族正常人的基因编码链的碱基序列为CGCTCCTTCCGTCT,患者的基因在“↓”所指位置处碱基发生了改变,导致由其合成的肽链上原来对应的变为。(丙氨酸GCA,精氨酸CGU,丝氨酸AGU,组氨酸CAU)
(4)该基因突变导致骨骼肌细胞膜上K+通道蛋白的发生变化,使血钾浓度降低,最终不能引起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导致肌无力。
(5)要了解Ⅳ1与Ⅳ2的后代是否携带致病基因,需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并对Ⅴ1

为了研究外施脱落酸(ABA)对根伸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表面消毒的拟南芥种子,均匀点播在含不同浓度ABA的培养基上,在23℃温室中萌发,生长4天后,每隔1天取样测定主根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ABA浓度
(μmol▪L-1)
天数
4
5
6
7
8
9
0
0.50
0.86
1.20
1.60
2.00
2.60
0.1
0.36
0.88
1.23
1.67
2.20
2.55
0.3
0.02
0.12
0.25
0.36
0.36
0.60
0.5
0.00
0.01
0.01
0.02
0.03
0.12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浓度为0.1μmol▪L-1的ABA对主根的伸长。高于0.1μmol▪L-1时,ABA能主根的伸长,且这种作用
(2)研究者同时测量了分生区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图甲所示。据图可以推出,ABA能,且这种作用

(3)为确定ABA对主根生长的作用是否通过已知的ABA受体,研究者比较了ABA受体基因突变体幼苗和正常幼苗在ABA溶液处理下的主根长度,得到结果如上图乙所示。分析可知,ABA(通过、不通过)受体对主根的生长产生影响。
(4)对根的生长起调节作用的激素还有等。

在人类和其他有胎盘的哺乳类动物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人类体温调定点为36.7℃。下丘脑对机体的体核温度(机体深部温度)和皮肤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作出直接反应,通过一系列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当下丘脑检测到体温恢复正常后,关闭调节机制(负反馈)。
下列各项是体内温度调节方面的生理过程:
(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对机体的体核温度和皮肤感受器的神经冲动直接产生应答,作出恰当的__________调节反应,抵消变化,恢复___________。
(2)真皮中的体温感受器,很多是游离的__________。当侦测到皮肤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时,向下丘脑发出神经冲动,引发相应反应:真皮中的血管舒张或收缩分别________;汗腺接受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发出的信号产生汗液,增加蒸发散热;皮下脂肪层对器官有隔热作用,减少热量散失。
(3)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4)在极端寒冷条件下,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增强代谢率和肝脏能量释放。
(5)病原体释放的毒素或某些白细胞释放的物质,能使体温调定点______,这可引起发热。发热是对抗感染的一项重要防御措施。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等两部分。
(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3)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被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4)该生态系统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其基础是__________调节。但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
(5)在下图中添加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上述湿地的能量流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