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CO2(g) + C(s) =2CO(g) ΔH1
C(s) + H2O(g) = CO(g) + H2(g) ΔH2
CO(g) + H2O(g) =CO2(g) + H2(g) ΔH3
CuO(s) + CO(g) =Cu(s) + CO2(g) ΔH4
2CuO(s) + C(s) =2Cu(s) + CO2(g)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ΔH1 >0 | B.ΔH2 >0 |
| C.ΔH2<ΔH3 | D.ΔH5= 2ΔH4 +ΔH1 |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
|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
|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
| B.向少量溶液X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D.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
| B.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
|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
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
|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g)+ H2(g)
2HI(g)+ 9.48 kJ(ii) I2(S)+ H2(g)
2HI(g)- 26.48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 |
|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
| C.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
| 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