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考[化学与技术]根据废水中所含有害物质的不同,工业上有多种废水的处理方法。

(1)①废水I若采用CO2处理,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废水Ⅱ常用明矾处理.实践中发现废水中的c(HCO3-)越大,净水效果越好,这是因为______.
③废水Ⅲ中的汞元素存在如下转化(在空格上填相应的化学式):Hg2++______═CH3Hg++_____
我国规定,Hg2+的排放标准不能超过0.05mg/L.对于含Hg2+的污水,可加入沉淀剂_______(填写化学式),使Hg2+除去,降低污染。
④废水Ⅳ常用Cl2氧化CN-成CO2和N2,若参加反应的Cl2与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化学需氧量(COD)可量度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刹的量,换算成氧的含量(以mg/L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某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过程如下:
Ⅰ.取V1 mL水样于锥形瓶,加入10.00mL 0.2500mol/L K2Cr2O7溶液.
Ⅱ.加碎瓷片少许,然后慢慢加入硫酸酸化,混合均匀,加热.
Ⅲ.反应完毕后,冷却,加指示剂,用c mol/L的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V2 mL.
①I中,量取K2Cr207,溶液的仪器是______.
②Ⅲ中,发生的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由此可知,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______(用含c、V1、V2的表达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X、Y、Z、Q、R、W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运动状态,Y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Z元素基态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Q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37,中子数为20,R2+与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均充满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位于 区,其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2)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_(用元素符号表示)。
(3)Y、Q两种元素可形成YQ3形化合物,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Y的氢化物易溶解在Z的氢化物中,其原因是
(5)已知YZ2+写XZ2互为等电子体,写出YZ2+的电子式
(6)Y的一种液态氢化物(Y2H4)与液态Y2Z4发生反应生成Y2(g)和H2Z(l):反应中若形成1molπ键放热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7)RX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如图),但RX2晶体中哑铃形X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RX2晶体中1个R2+周围距离最近的X22-数目为

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氨和肼(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Ⅰ.(1)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肼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肼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氨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化工生产之一。已知: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在3个体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合成氨,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回答:
(1)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

A.2c1>1.5mol·L-1 B.w3=w1
C.2ρ12 D.K= K= K

(3)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平均速率为v(H2)= _____________。
III.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是4NH3+3O2=2N2+6H2O,电解质溶液一般使用KOH溶液,则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有机物F是有机合成工业中一种重要的中间体。以甲苯和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F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F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C与银氨溶液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化合物D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
(4)B的含苯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种,其中一种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个峰且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填结构简式)。

【改编】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元素,A是短周期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非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其基态原子中每种能级电子数相同;C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nnpn+1;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之比为3:1;E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元素,其合金用途最广,用量最大。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A分别与B、C、D能形成电子数为10的化合物,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写分子式)。
(3)BD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B原子采用 杂化。
(4)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C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
(6)E能与C(非元素符号)形成一种磁性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磁性材料的化学式为

【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元素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一半,C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C显正化合价;E的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F的内部各能级层均排满,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
(2)B、C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试解释其原因:
(3)任写一种与AB 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
(4)B与C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其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5)D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化学式为 ,E的配位数是 ;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边长a= cm.(用含、NA的计算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