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节日期间因燃放鞭炮会引起空气中SO2含量增高,造成大气污染。实验小组同学欲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并探究SO2的性质。
I.某实验小组同学拟用下图所示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实验操作如下:按图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广口瓶中盛放足量的H2O2水溶液,用规格为20mL的针筒抽气100次,使空气中的SO2被H2O2水溶液充分吸收(SO2+ H2O2=H2S04)。在吸收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后进行称量,得白色固体0.233mg。

(1)计算所测空气中SO2含量为_______mg·L-1
(2)已知常温下BaS03的Ksp为5.48x10-7,饱和亚硫酸溶液中c(S032-)=6.3x10-8{mol·L-1
有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必用H2O2吸收SO2,直接用O.1mol·L-1BaCl2溶液来吸收S02即可产生沉淀。请用以上数据分析这样做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
U.另一实验小组同学依据SO2具有还原性,推测SO2能被C12氧化生成SO2C12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满C12,再通入SO2,集气瓶中立即产生无色液体,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如下研究。

(3)写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反应的产物。向所得液体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经检验该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外)只有S042-、C1-,证明无色液体是SO2C12
写出SO2C1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反应进行的程度。用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②SO2和C12生成SO2C12的反应________可逆反应(填“是”或“不是”),阐述理由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I.现有下图所示装置,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其中应以a端作为入口的是      

A.瓶内盛碱石灰,用以干燥气体
B.瓶内盛饱和食盐水,用以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C.瓶内盛水,用以测量某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D.瓶内贮存气体,加水时气体可被排出
E.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F.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II.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浓度为1mol·L-1的稀硫酸480mL。
(1)从下列用品中 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A.1000mL烧杯 B.100mL烧杯 C.10mL量筒 D.50mL量筒
E.500mL容量瓶 F.1000mL容量瓶 G.广口瓶H.托盘天平
(2)除选用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必要仪器或用品是
(3)需取用浓硫酸的体积为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A.将量筒中的浓硫酸转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将洗液也转入在烧杯中
B.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入容量瓶
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
(4)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可以是,作用是
(5)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口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2FeCl3+Fe=3Fe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分别判断能否用于设计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可以,请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________是正极,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负极,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考查知识点: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对应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描述,从结构上理解氧化性递变的原因。

1,2,3,4—四氢化萘的结构简式如下图, 分子式是C10H1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207℃,不溶于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它与液溴发生反应:C10H12+ 4Br2→ C10H8Br4+ 4HBr生成的四溴化萘常温下为固态,不溶于水,有人用四氢化萘、液溴、蒸馏水和纯铁粉为原料,制备少量饱和氢溴酸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一定质量比把四氢化萘和水加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纯铁粉。
②慢慢滴入液溴,不断搅拌,直到反应完全。
③取下反应容器,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直到溶液颜色消失。过滤,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
④ 分液,得到的“水层”即氢溴酸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所示的装置, 适合步骤①和②的操作的是
(2) 步骤②中如何判断“反应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③中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的目的是
(4) 步骤③中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在实验条件下,饱和氢溴酸溶液中氢溴酸的质量分数是66%,如果溴化反应进行完全,则步骤①中水和四氢化萘的质量比约是1: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