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3,4—四氢化萘的结构简式如下图, 分子式是C10H1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207℃,不溶于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它与液溴发生反应:C10H12+ 4Br2→ C10H8Br4+ 4HBr生成的四溴化萘常温下为固态,不溶于水,有人用四氢化萘、液溴、蒸馏水和纯铁粉为原料,制备少量饱和氢溴酸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一定质量比把四氢化萘和水加入适当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纯铁粉。
②慢慢滴入液溴,不断搅拌,直到反应完全。
③取下反应容器,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直到溶液颜色消失。过滤,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
④ 分液,得到的“水层”即氢溴酸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所示的装置, 适合步骤①和②的操作的是                        
(2) 步骤②中如何判断“反应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③中补充少量四氢化萘的目的是                                  。  
(4) 步骤③中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5) 已知在实验条件下,饱和氢溴酸溶液中氢溴酸的质量分数是66%,如果溴化反应进行完全,则步骤①中水和四氢化萘的质量比约是1: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位)。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CuCl是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可采取不同方法制取。
方法一铜粉还原CuSO4溶液

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白色)+ 2Cl[CuCl3]2(无色溶液)。
(1)将废铜板浸入热的H2SO4溶液中,并通入空气,可以生成Cu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①中,“加热”的目的是,当观察到现象,即表明反应已经完全。
(3)②中,加入大量水的作用是
(4)潮湿的CuCl在空气中易发生水解和氧化。上述流程中,为防止水解和氧化所添加的试剂或采取的操作是
方法二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装置如图)

(5)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实验开始时,阳极附近没有产生CuOH沉淀的原因是
(已知:Ksp(CuCl)=1.2×10-6,Ksp(CuOH)=1.2×10-14

(1 5分)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的催化剂,氯化铝178℃时升华,极易潮解,遇水发热并产生白色烟雾。氯化铝还易溶于乙醇、氯仿和四氯化碳。
实验室可用反应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以下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
①点燃A处酒精灯
②点燃C处酒精灯
③滴加A处浓硫酸
(3)D中干燥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
(4)下列有关AICl3的说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AlCl3水溶液能导电
②熔融态AlCl3能导电
③镁条能置换出AlCl3溶液中的Al
(5)实验室也可通过反应制备无水氯化铝,此法若还利用上述装置,在A烧瓶中增用Mn02。固体之外,还必须对装置进行的改动是
(6)指出该实验装置可能存在的一种安全隐患:

电子工业中,可用FeCl3—HCl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某探究小组设计如下线路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请回答:
(1)FeCl3—HCl溶液蚀刻铜板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2)FeCl3蚀刻液中加入盐酸的目的:可以,又可提高蚀刻速率。
(3)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4)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4.7
7.0
1.9
沉淀完全时
6.7
9.0
3.2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
(5)写出步骤②中生成CO2的一个离子方程式_____(已知Cu2(OH)2CO3不易溶于水)。
(6)写出步骤③生成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探究小组拟用废铜屑制取Cu(NO3)2:,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I.如图,用浓HNO3,和过量的废铜屑充分反应制硝酸铜溶液。

(1)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①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②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过滤。
③你认为此装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如果不合理,同时在原装置上改进;如果合理,只需说明原因。
Ⅱ.为了探究的热稳定性,探究小组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仪器均略去)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及现象】往试管中放人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最终残留黑色粉末;用U型管除去红棕色气体,在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解释与结论】
(3)①红棕色气体是
②根据现象判断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Ⅲ.利用Cu(NO3)2制备浅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
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用0.4 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样品。
【实验数据】反应温度对样品的影响

实验序号
1
2
3
4
温度/℃
35
50
70
95
样品颜色
深蓝色
深蓝色
浅绿色
暗蓝色
样品中碱式碳酸铜
的质量分数/%

90.9

92.7
x
92.0

(4)滤液中可能含有,写出检验的方法
(5)95℃时,样品颜色发暗的原因:____
(6)70C时,实验得到2.38 g样品,取此样品加热至分解完全(杂质不分解),得到1.76 g固体,此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

50 mL 0.5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中和热是指酸和碱中和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