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湿地资源较为丰富,如:老河口梨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鹳、秋沙鸭、赤麻鸭、鸬鹚等水禽类;还有枣阳熊河水系湿地自然保护区、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宜城万洋国家湿地公园、市区月亮湾湿地公园等。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
(2)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丰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最为有效的措施。
(3)"小鱼、鸬鹚、浮游动物、浮游藻类"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
(5)夏日,湿地中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莲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6)秋冬季节,有人焚烧湿地的植物秸秆,这样做有很大危害。腐生的细菌、真菌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利用,请举一个应用该原理的生产活动实例:。
青霉素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临床应用,由于它能有效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因而成了人们家喻户晓的灵丹妙药,后来很快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但是近些年来,很多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尝试从下列现象或证据中,通过分析和逻辑判断,做出合理的推测。
现象或证据 |
推测 |
1969年9月坠落在澳大利亚东南部亚高逊镇的陨石,经分析发现含有多种氨基酸,其种类与含量同米勒放电实验生成的相当一致。 最近发现火星上除两极有少量的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水是一切生命形式生存的基本条件。 |
。 |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人罗伯特.虎可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软木薄片是由许多小室构成的,他把这些小室叫做细胞。 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物和植物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
右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米勒提出的问题是:;他做出的假设是;他搜集到的证据是。他得出的结论是 。
(2)指出以下资料哪些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请简要说明。
资料一: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经研究揭示,月球表面的许多环形山是陨石坑。它们是在月球刚形成时被大量天体撞击造成的。这表明太阳系初期,天体碰撞频繁,地球也不会例外。可以推测,那时地壳比较脆弱,到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即使有少量的CH4和NH3放出,也会立刻被高温和极强的紫外辐射裂解为CO2、H2和N2。
。
资料二:天文学家已发现了数十种星际分子(是指存在于星际空间的分子),它们大多是有机物。196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氨基酸……
。
分析说明:1835年达尔文仔细观察和研究了太平洋上某群岛的地雀,发现它们不仅与大陆上的不同,而且群岛的每个小岛上的地雀也有差别。有的喙像大号胡桃夹子,适于吃大的硬壳果,有的喙像小号胡桃夹子,适于吃小的硬壳果;有的喙像镊子,吃岩缝里的小昆虫;有的喙像钳子,吃仙人掌的种子和花蜜;有的喙像剪刀,吃大的甲虫。以下对此进行分析:
(1)岛上的地雀是从大陆上飞来的,先落在一个岛上,通过______适应了当地,后来有
一部分地雀又飞到第二个岛上逐渐______,当它们回到第一个岛上就成了两个不同类型。这表明变异是______的基础。
(2)自然界从各方面对生物进行了______,因此______得到了积累和加强。可以解释______。
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右图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动物与植物通过关系形成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有阳光、(任写一项)等。
(3)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和能量流动,目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逐级的特点。平衡状态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4)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尸体中的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